三牛用户注册车路云一体化系统(Vehicle-Road-Cloud Integrated System,VRCIS)是通 过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云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融合为 一体,基于系统协同感知、决策与控制,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交通系统安全、 节能、舒适及高效运行的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 CPS), 又称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控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
单车智驾安全性担忧: 2025年3月在安徽德上高速某施工路段,某车 型以116km/h速度行驶时撞上隔离带水泥桩后起火, 3名乘员身故。该车企称其NOA导航辅助驾驶于撞 击前2秒发出风险及减速请求并由驾驶员接管,碰 撞前系统最后可确认时速约97km/h,未能避免事故; 同年7月,在懂车帝智能辅助驾驶测试中,高 速篇36款/城市篇26款参测车型无一通过全部6项/9 项高速场景模拟测试,引发业内外关注。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组成的编写组预测,在中性预期情景下,“车路云一体化”在2025 年将为全产 业链带来 7,259 亿元人民币产值增量,到 2030 年将为 25,82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28.8%,其中: 体量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部分作为增量主要载体,2025 年、2030年的产值增量达6451 亿和2026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5.5%; 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和云控平台作为两个高增速板块,2025 年、2030年的产值增量将分别为223亿、4174亿元和23亿、21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将分别为79.7%和56.8%;将与车路云一体化相关且有一定积累的支撑平台和通信网两部分合并统计为“基础支撑”,未来5年也预计从599亿到1167亿元的 增量产值里贡献14.3%的年复合增长率。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中,整车终端产品和创新应用服务两领域在2025年合计增量可比肩汽车智能驾驶软硬件(单车智能), 随着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推广普及,2030年两领域的增量均将超过单车智能领域增量; 在基础支撑部分,关键增长点则在车联网蜂窝网络、高精度地图与组合定位和车联网信息安全三个领域。
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动态交通环境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或/和利用路侧基础设施向 云控基础平台提供其运行动态信息,同时网联汽车 及其驾驶人可接受来自云控应用的服务。 路侧基础设施:为云控基础平台采集来自车辆、道 路以及其他交通相关系统的动态交通数据,并向车 辆及交通参与者提供来自系统的交通相关信息。云控平台:产业车路云一体化发展理念在各地实践 过程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系列平台的总称,包括云 控基础平台和云控应用。云控应用由云控基础平台 基于交通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处理,通过数据 赋能提供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的分级共享基础服务。 相关支撑平台:为云控基础平台提供其服务赋能所需 的交通相关信息,保障信息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通信网为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信息交 互提供安全、可靠与时延要求保障。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将人、车、路、云等要素的交通相关 信息通过云控基础平台进行融合,全方位支撑智能网联 汽车产业应用需求,体现出分层解耦、跨域共用的智能 网联汽车中国方案的特征。
车载单元(OBU)主要包括ETC模块、C-V2X模块和定位模块,主要用于单车的通信、定位、感知功能。
市场规模测算:现阶段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中智能路侧建设集中于平面交叉处(交 通路口),我国含信号灯的路口主要分布在城市的二级和三级公路。截止2025年 初,全国二级公路里程44.70万公里、三级公路51.61万公里。 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以二级公路每公里1个交叉路口、三 级公路每公里1.67个交叉路口,信号灯智能化覆盖率50%计,得2025年全国约有 65.36万个智慧路口; 综合前述产值增量预测报告中智能化路测基础设施产值占比、北京市案例中约 4/5利用旧有综合交通杆智能化,测算得单个路口路侧设备价值量为43.4万元; 经测算,2025年中国城市道路平面交叉智能化路侧设备价值量可达2836.54亿元。
市场规模测算:2024年4月,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发布《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下称《通知》),将用3年左右时间, 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力争推动85%左右的繁忙国家高速公路、25%左右的繁忙普通国道等实现数字化转型。 截至2025年国家高速公路里程达12.07万公里,除外普通国道里程约26.26万公里,按2025年底30%合资格公路实现升级计,智能化总里程估计为5.13万公里; 据《通知》,公路领域数字化升级每公里补贴上限区间为80-100万元,补贴比例为总造价的40%、50%、60%,取平均值50%为补贴比例,则每公里高速公路 信息化造价上限为200万元/km,对此乐观估计75%,减按75%作为中性估计,则相应造价为150万元/km; 根据中性假设测算, 2025年中国高速公路的智能化市场规模达770.11亿元。
云控平台由云控基础平台与云控应用组成,形成包含“1”个云控基础平台 与“N”个由云控基础平台所支撑的云控应用平台的“1+N”拓扑结构。 云控基础平台:由封装领域核心服务共性基础能力的5类标准件、实 现数据采集和标准化转换的2 个标准化接口以及1 个全流程工具库所 组成,形成“5+2+1”共性基础能力体系,以满足融合感知、协同决策、 协同控制、交通管控及领域大数据赋能等共性需求及时效性要求。云控应用:由云控基础平台提供的基础服务所支撑的所有应用,主要 包括网联车辆赋能类、交通管理与控制类以及交通数据赋能等三类应 用。 随着更多平台企业解决方案的落地,云控平台将成长为百亿级别市场。
指保障”车路云一体化”核心部分特别是云控基础平台发挥 共性基础作用所必需信息的支撑平台,如: 提供地图服务的高精动态地图平台、提供米级直至厘 米级实时高精度定位的卫星导航增强定位服务平台, 提供能见度、雨量、风向、雷暴、大雾(团雾)等信 息的气象预警平台, 提供路政、养护、服务区以及紧急事件等实时信息的 交通路网监测与运行监管平台,以及 提供特医学运输等特殊需求的急救平台等 相关支撑平台可减少云控基础平台建设的重复研发,促进 信息共享,降低研发成本。相关支撑平台也可基于自身的 实际需求接受来自云控基础平台的交通信息相关基础服务。
通信网是车车通信的基础,并用于支撑车路、车云、路云以及云云之间稳定、高效通信,是贯通车路云一体化全架构的通信基础设施。 在车联网发展初期,通信网主要有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蜂窝车联网(C-V2X),前者作为欧美通信标准之一采用分布式通信模式, 基于WLAN技术,抗干扰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冲突,且并发能力较低,已基本被市场淘汰;后者采用“分布式 + 基站控制”双模式,能 够支持更多的车辆和更大范围的通信,包括C-V2X 网络、光承载网、卫星通信及专有网络,是与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融合、具有更好 的扩展性和演进潜力的车联网中国方案。其中:
C-V2X 是基于3GPP 全球统一标准的蜂窝通信和直连通信融 合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包括LTE-V2X、NR-V2X 及其后 续演进版本。C-V2X 包含了两种通信接口,一种是车、人、 路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PC5),另一种是终端和基站之间 的通信接口(Uu)。C-V2X网络主要支撑网联汽车与路侧、 云端的互联互通; 光承载网主要保障路云之间以及云控基础平台各层级云之间 的互联互通; 卫星通信可以保障云控基础平台在地面通信没有覆盖环境下 (如越野)仍能提供通信服务; 专有网络搭建的车路云通讯环境由其自身保障车云、路云、 云云之间安全、高效互通,例如智能交通管理中通过车路协 同、车云通信等功能助车辆实现实时交通信息、安全预警等 服务,并用于交通流量监测、路况信息传输等。